分层与脱粘
复合材料的层间结合强度直接影响整体力学性能。分层通常由树脂浸润不均、固化压力不足或外部冲击引发,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骤降;而脱粘则常见于夹芯结构(如蜂窝芯材),界面粘接失效可能引发局部应力集中。
孔隙与气泡
树脂固化过程中残留的孔隙(孔隙率超过2%即为隐患)会显著降低材料抗疲劳性能。尤其是在高压或湿热环境中,孔隙可能扩展为裂纹,加速结构失效。
纤维取向偏差
碳纤维、玻璃纤维等增强体的铺层角度偏差会改变材料各向异性,导致实际强度与设计值偏离。例如,风电叶片主梁帽的纤维角度误差超过5°,可能引发灾难性断裂。
异物夹杂
生产环境中混入的金属碎屑、脱模剂残留等异物,会在复合材料内部形成应力薄弱点。这类缺陷在超声检测中常表现为异常回波信号。
固化不足
树脂固化不完全会导致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(Tg)降低,高温环境下易发生变形。例如,航空复合材料部件若固化度不足95%,可能无法通过适航。
表面损伤
过去,复合材料缺陷检测主要依赖目视检查、敲击法或X射线检测。然而,这些方法存在明显短板:
效率低:人工敲击检测大面积构件耗时过长;
灵敏度不足:X射线难以识别微米级分层或平行于表面的裂纹;
安全性隐患:部分方法需接触式操作或存在辐射风险。
针对传统技术的痛点,青岛纵横仪器有限公司推出的Dolphicam2智能无损检测系统,凭借三大核心优势,正在重塑行业标准:
多模态检测,一机覆盖全场景
Dolphicam2集成超声相控阵(PAUT)、激光剪切散斑(LSS)和红外热成像(IRT)三种检测模式:
超声相控阵可精准量化分层深度与面积;
激光剪切散斑擅长检测近表面脱粘与微裂纹;
红外热成像快速筛查大面积区域的孔隙分布。
“在风电叶片检测中,Dolphicam2将单件检测时间从8小时压缩至1.5小时,缺陷检出率提升至99.3%。”
AI智能判读,降低人为误差
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可自动识别缺陷类型并生成三维可视化报告。操作者无需专业背景,即可通过触控屏实时查看缺陷位置与严重程度。
便携设计,适应复杂工况
作为高新技术企业,青岛纵横仪器有限公司深耕无损检测领域18年,服务超过1200家客户,涵盖中车、中国商飞等龙头企业。公司自主研发的Dolphicam系列设备已通过、ASME等国际,并在以下场景展现卓越价值:
航空航天:实现碳纤维蒙皮与钛合金骨架的界面脱粘检测;
轨道交通:确保碳陶制动盘内部孔隙率≤0.5%;
新能源:完成百米级风电叶片全自动扫查。
立即咨询团队,获取定制化检测方案!
销售热线:135-0542-5410
(技术支持覆盖全国,24小时内响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