复合材料的损伤通常分为可见损伤(如表面划痕)与隐性损伤(如内部脱粘)两类。修复需遵循“检测先行、分级处理”原则:
无损检测定位缺陷:通过超声、红外热像等技术确定损伤位置、尺寸及类型;
评估损伤等级:根据缺陷深度、面积判断是否需要修补;
适用场景:内部孔隙、微小分层。
通过钻孔向缺陷区注入低粘度环氧树脂,固化后恢复结构强度。优势在于操作简便、成本低,但需精确控制注胶量,避免二次应力集中。
适用场景:局部裂纹、表面剥落。
采用预浸料补片覆盖损伤区域,通过加热加压使补片与基体融合。此方法修复强度可达原材料的90%以上,但对温度控制要求严苛。
适用场景:承重区贯穿性损伤。
使用钛合金螺栓或复合材料补强板进行机械连接,适用于无法现场热修复的场景。需注意钻孔导致的纤维断裂风险。
适用场景:表面划痕、浅层损伤。
修复效果的核心取决于缺陷定位精度。传统超声检测依赖人工经验,效率低且易漏检。而DolphiCam2的推出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:
便携高清成像:采用1280×960像素CMOS传感器,配合60Hz刷新率,可实时显示复合材料内部结构;
智能分析算法:自动标记分层、孔隙位置,并生成3D损伤模型,精度达0.1mm;
多模态检测:支持脉冲回波、透射波等多种模式,适应碳纤维、玻璃钢等不同材料;
5G远程协作:支持云端数据共享,可远程指导现场修复方案。
相较于传统设备,DolphiCam2的差异化优势显著:
效率提升3倍:一键式自动扫描替代手动逐点检测;
成本降低40%:无需耦合剂,减少耗材支出;
数据可追溯:检测报告自动存档,支持质量追溯与分析优化。
—
青岛纵横仪器有限公司深耕复合材料无损检测领域16年,自主研发的Dolphicam系列设备已服务中车、商飞等500余家企业。针对客户需求,我们提供检测-修复-培训全流程解决方案,确保复合材料结构安全零隐患。
如需获取Dolphicam2技术参数或预约演示,请致电135-0542-5410,我们的工程师将为您定制高效检测方案!
下一篇: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缺陷,识别与解决方案